2025年8月18日,央视新闻以《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冷链物流展现强劲韧性》为题,深度报道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。其中,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鼎冷链”)凭借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升级,成为行业稳中求进的标杆案例,获央视《朝闻天下》栏目重点聚焦。报道通过探访郑州中牟县物流枢纽现场,揭示了华鼎冷链在高温天气下实现吞吐量同比翻番的核心密码。
行业背景:政策红利催生冷链新机遇
消费升级驱动市场需求
在促消费政策与居民对"质价比"追求的双重推动下,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呈现"稳需求、扩规模、调结构"的发展态势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:
- 2025上半年全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1.92亿吨,同比增长4.35%
- 相关企业总收入2799.4亿元,增长3.84%
- 生鲜农产品旺季期间,食品冷链需求韧性尤为显著
高温天气加速产业变革
2025年夏季持续高温,加速了冷藏货物周转效率。以华鼎冷链为例,其7月货物吞吐量飙升至290万标箱,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0%,折射出市场对全程冷链服务的迫切需求。
华鼎模式:技术赋能构筑行业护城河
双管齐下的创新实践
面对需求激增,华鼎冷链通过两大核心战略实现突破:
- 基础设施升级
扩大冻库规模,构建覆盖中原地区的冷链网络枢纽,目前服务下游终端门店数约超30万家,年配送货值超200亿。 - 数字化全链条管控
引入自主研发的网络货运平台,集成实时定位、温度监控、数据回传三大功能模块,动态规划冷链车辆路径,兼容不同温区货物同车配送。
核心技术突破:不可篡改的温度生命线
在华鼎网络货运平台的数字大屏上,每辆在途冷藏车的实时位置、速度、车厢温度一目了然。CEO王君强调:
"车内温度数据实时回传系统且不可篡改,这是保障全程冷链的核心技术,直接决定食品品质安全。"
该技术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与区块链存证结合,实现从仓储到配送的全流程温度可视化,有效解决传统冷链"断链"痛点。其自主研发的"雪豹数字大脑"工业大模型,更将单车调度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秒级,日处理订单量提升127%,因温控失效的货损率降低13%。
行业影响:重塑冷链物流新版图
专家解读:调结构中的新动能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飞指出:
"华鼎模式印证了行业'调结构'趋势,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服务标准化,为生鲜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"
民生价值:托稳餐桌新鲜度
随着消费升级与政策红利释放,以华鼎为代表的冷链企业正通过技术赋能+规模扩张,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冷链新基建。这场关于"温度"的攻坚战,不仅保障了食品安全,更重塑着现代冷链物流的竞争格局。
未来展望:持续深耕冷链新赛道
华鼎冷链表示,将深化"技术+服务"双轮驱动战略:
- 扩大数字化平台覆盖范围,接入更多第三方冷链资源
- 研发智能温控设备,推动行业设备标准化